查看: 7|回复: 1

《生灵重塑》玩家速览:双人恐怖的魔力,比《小小梦魇》更戳人的情感联结

[复制链接]

48

主题

3

回帖

349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349
怒气
38
声望
130
战力
0
发表于 昨天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QQ20251102-104105.jpg

   作为《小小梦魇》系列的死忠粉,当听到开发团队TarsierStudios要出新作《生灵重塑(REANIMAL)》时,我直接把期待值拉满。一对孤儿姐弟为了找失踪的朋友,在藏满黑暗秘密的故乡岛屿上逃生——光这个设定就戳中了我对恐怖冒险游戏的所有幻想。最近东京电玩展期间,Fami通对开发核心的专访干货满满,作为玩家最关心的发售时间、玩法细节全有答案,今天就来跟大家盘盘这款2026年一季度上线的新作,到底值不值得等。
QQ20251102-103755.jpg

    先放颗定心丸:游戏基本做完了!叙事导演David说现在正处在最忙的收尾阶段,虽然大体成型,但最后优化调整不敢含糊;副制作人Andreas更直接,说80%的工作是修bug,剩下20%在磨动画、遇敌设计这些细节,目的就是让我们玩的时候不用瞎琢磨“下一步该干啥”,场景信息给得明明白白。对我们玩家来说,这意思就是“离上手不远了,而且体验会很丝滑”。
QQ20251102-103805.jpg

    这次最让我惊喜的是双人合作玩法——说真的,恐怖游戏“搭子”有多重要,玩过的都懂。今年科隆展上,开发组让记者们组队试玩,这还是外人第一次碰游戏,现在想想真是场大胆的“赌博”。结果特别妙:一开始互不认识的记者还很拘谨,玩着玩着就开始互相打气,通关时一起欢呼。光听这个场景我都能脑补出画面了:和朋友坐在一起,被突然蹦出来的怪物吓得同时尖叫,然后手忙脚乱互相救场,这种“共患难”的感觉,可比单人闷头吓有趣多了。
QQ20251102-103814.jpg

    不过单人玩家也不用慌。David说单人模式会配AI同伴,不管是在线联机、本地同屏还是独自冒险,核心体验都不会打折。而且两种玩法各有味道:单人玩是那种被孤独包裹的窒息感,每一步都得自己扛;双人则是“一起吓破胆”的热闹,哪怕操作失误死了笑场,重新开始后该有的恐怖感一点没少,反而多了种特殊的互动乐趣。
QQ20251102-103828.jpg

    作为恐怖游戏爱好者,我最在意的是“恐怖感会不会浮于表面”。而开发组的思路直接说到我心坎里:先让玩家和角色产生感情,再谈恐怖。David举了个例子,《异形》《闪灵》之所以经典,是因为观众先关心角色,才会担心他们遭遇危险;要是对角色没感觉,再吓人的画面也只是噪音。《生灵重塑》就是这么做的,姐弟俩的互动、藏在细节里的过往,都是为了让我们“在乎他们”——当你开始担心姐姐会不会受伤、弟弟能不能跟上时,黑暗里的任何动静都会让你心跳加速,这种“共情式恐怖”,才是最戳人的。
QQ20251102-103840.jpg

    他们还特别懂节奏把控:当我们被吓得神经紧绷时,会给段放松的空间让我们喘口气;等我们开始好奇剧情,想翻找线索时,恐怖桥段立马就来。这种“一张一弛”的设计,既能让尖叫来得更酣畅,又不会让人因为一直紧绷而腻味,这点比很多只顾堆jumpscare的恐怖游戏良心多了。
QQ20251102-103946.jpg

    说到剧情,我本来担心碎片化叙事会看不懂,但开发组的想法很对味:不搞上帝视角的全知叙事,姐弟俩的对话极简,因为他们彼此太熟悉,不用过多解释。剧情线索会一点点抛出来,信息量不多不少——既不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又留足了想象空间。核心故事其实很简单,重点是让我们自己去感受“这些孩子经历了什么”,这种靠自己拼凑真相的过程,本身就是冒险的一部分。
QQ20251102-103851.jpg

    为啥选姐弟当主角?这里还有个小彩蛋:David有姐姐和妹妹,小时候被姐姐照顾的经历让他觉得这种关系特别好刻画。这种带着个人情感的设定,难怪会让人觉得真实。不过他说游戏里的小男孩可不是他的投影,这点等我们玩到就知道了(笑)。
QQ20251102-103903.jpg

    难免有人会拿它和《小小梦魇》比,开发组也说得很坦诚:继承的是“情感联结”这个核心,比如隐藏角色面部——这次是给脑袋扣个桶,既让我们更容易代入,又能烘托紧张感,还会激发我们探究“为什么要遮脸”的好奇心。但创新点更多:角色年龄更大,故事更黑暗,情节更刺激,而且把“双人共斗恐怖”当成了核心支柱,不是简单加个联机模式就完事,这点比《小小梦魇3》的多人玩法更有针对性。
QQ20251102-103915.jpg

    开发过程也挺不容易的,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沟通超难,创立新IP要反复筛选元素,甚至连标题都想了一年——之前喜欢的词都被用了,只好造了“REANIMAL”这个新词。至于标题的含义,现在还不能说,哪怕通关了可能都未必能立刻想明白,但开发组希望我们自己得出结论,这种开放性反而更让人期待。不过可以透露一点:孩子和动物有很深的联系,游戏里的动物大多受伤或被破坏,这其实是孤儿们内心创伤的可视化体现。
QQ20251102-103927.jpg

    最后说句实在的,6-8小时的流程不算长,但开发组说“每一分钟都是凝练的高质量内容”,这种“重质不重量”的态度,比那些凑时长的游戏靠谱多了。Andreas和David最后也喊我们先看预告,感兴趣的话发售了一定要试试联机——放心,2026年初的预约列表里,我已经给它留好位置了。不管是找朋友一起尖叫,还是独自感受那份孤独的恐怖,这款带着《小小梦魇》基因又玩出新花样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多等这几个月。



QQ20251102-103936.jpg

48

主题

3

回帖

349

积分

网站编辑

积分
349
怒气
38
声望
130
战力
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小小梦魇》死忠粉,我对Tarsier Studios新作《生灵重塑(REANIMAL)》期待值拉满——孤儿姐弟寻友逃出生灵岛的设定超对味,它2026年一季度就上线,目前已基本做完,80%工作在修bug、20%在磨细节,体验肯定丝滑。最惊喜的是双人合作玩法,科隆展记者组队试玩时从拘谨到互相打气,和朋友共患难的恐怖互动超有乐趣;单人玩也有智能AI同伴,能体验到孤独窒息的专属恐怖感。开发组超懂恐怖内核,先让玩家和姐弟角色产生情感联结再营造惊悚,还会张弛有度调节节奏,这种“共情式恐怖”特别戳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