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回复: 0

梨园弟子江湖行:乐舞求真,不染风尘!门派玩法本周上线

[复制链接]

2

主题

12

回帖

74

积分

阿拉德菜鸟

积分
74
怒气
17
声望
21
战力
1
发表于 前天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湖就是个名利场,但梨园弟子偏要在锣鼓声中活出自己的模样。

梨园风骨

胭脂巷在长安城的深处,老班主把青瓷茶盏重重地搁在了案几上。云裳二十岁,跪在青石板上,肩头还落着昨夜登台时的海棠花瓣。师父叹息着说要么改唱艳曲去讨好权贵,要么就会被梨园除名。而且师父的叹息像秋雨一样冰凉。云裳抬起了倔强的眼眸说弟子宁愿去街头卖艺,也绝对不会辱没戏文的风骨的。

在三年之后,云裳重新返回到戏台之上,那一段名为《霓裳惊鸿》的表演,使得满城的纸伞像花朵一般绽放开来。班主身处后台,泪水纵横满脸,这才发觉徒弟的戏箱之中仍珍藏着当年那一朵已然干枯的海棠。于江湖的沉浮之间,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利用脊梁将即将倾颓的殿堂支撑起来,从而让风骨在丝竹的声音里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乐舞知音

茶楼上,恰是江南烟雨朦胧处,盲琴师陆先生忽地按住那颤抖不已的琴弦。隔江飘来《春江花月夜》的琵琶声,其中竟藏着他们流派的独门轮指技法。小童搀着他冒雨寻觅,终寻到画舫。弹琵琶的青衣女子转身展颜轻笑:“三年前于金陵城,先生借助半曲《广陵散》,救了我那险些走火的经脉。”。

自此往后,每个月的十五号,在西子湖的湖畔之处,始终会有两艘点着琉璃灯的画舫,遥遥地相互应和啦。而后来呢,当陆先生去编纂《梨园音律谱》的时候,特意在这本书的扉页之上题写了“知音不在琴弦上,藏在江湖烟雨中”这样的话语哟。还有呀,有些技艺被传承下来,从来都不需要拜师帖呢。



江湖留痕

在汴京最为繁华的朱雀大街之上,那位售卖糖人的老匠人突然间竟是从自己怀里掏出来一本显得斑驳的册子。册子的纸页已然泛黄,其上记录着七年前名伶苏十三与西域舞姬进行斗舞的场景,而且旁边还粘着干枯的枫叶。“那姑娘跳完之后就呕出了血,”老人对着围观的孩童比划着说道,“可她说这曲《破阵乐》一定要有人记住。”。

散落于江湖各处的这般碎片,于蜀地茶馆流传的《梨园异闻录》里亦有,在岭南镖局暗格中的舞谱残卷内也存,而由梨园弟子以生命点燃的星火,最终形成了广泛蔓延的燎原之势 。

门规如铁



农历十二月的时候,大雪把山给封住了,刚成为典乐使的楚瑶,在戒律堂前跪着,已经有六个时辰了。只因为,她在扬州城,和知己一起骑马游玩的时候,被画师画下了,两人一起披着斗篷的样子。戒律长老把《梨园规》扔在她面前,说:“艺名既然已经确立,那么言行也就成了技艺。”。

三年过后,楚瑶变成了最为年轻的教习先生,总是在初雪降临之际,给弟子们展示腕间冻疮,说道:“艺德并非枷锁,而是能让咱们的歌舞流传至千里之遥的风帆。”那些经由严苛门规锤炼而成的,恰恰就是梨园弟子行走于江湖时最为坚硬的铠甲。

戏班同心



寒食节的那一夜,“流云班”全体弟子齐聚于破旧的戏台之上,班主手捧着仅有的三贯钱声音哽咽地说道,明日要是再接不到堂会,十六岁的阿沅猛地搬出陪嫁的红木箱,转瞬之间金银首饰便堆满了戏台,师姐们悄然无声地取下珠钗,师弟拿出珍藏的田黄石印章。

三个月往后,他们所排演的那以《洛神赋》为名的剧目,在金陵之地引起很大轰动;当时负责演出的戏班,其整体热度攀升至三甲行列;那时,阿沅于接受封赏的典礼进程里,轻轻抚摸着鬓边的木簪,口中言道:“孤雁难以跨越关山,群鹤自行冲破云霄;这样的情形,便是戏班制度最具动人特质的样子。”。

天下名伶

在上元节的时候,长安呈现出灯火如同白昼一般的景象,有卖花的女子,朝着每一位购买杏花的客人手中塞竹牌,说道:“把票投给城西的柳大家吧。”有卖馄饨的老汉,在馄饨碗的底部刻着梅花的印记,还有酒肆的老板娘,在酒壶上面系上红绸——整个江湖都在为了名伶评选而四处奔走忙碌。有个卖唱盲人女子,突然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银袋子,有个穿着华丽衣服的男子,弯下身子恭敬地说道:“家主说,二十年前姑娘演唱的《雨霖铃》把他从重病之中解救了出来。”。

当柳大家在登上摘星楼的那一夜,全城的梨园弟子都收到了短陌钱,账房先生拨弄着算珠发出感叹称:“这哪里是银钱,这是万千知音借助明月送来的回音。”。

你们可曾遇见那个让你愿用毕生技艺去回馈的知音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